在材料科學、化學研究等眾多領域,光電子能譜儀憑借光電子能譜實現(xiàn)元素的定量分析。
光電子能譜儀的核心在于其利用光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激發(fā)光電子的原理。當一束特定能量的單色光照射到樣品表面時,樣品中的原子或分子吸收光子能量,將束縛態(tài)電子激發(fā)為光電子逸出體外。由于不同元素具有電子結構,其內層電子結合能各異,這就使得光電子攜帶了樣品元素的“身份標識”。
在元素定量分析過程中,首先通過高精度的光譜探測系統(tǒng)收集逸出的光電子。這些光電子進入能量分析器,依據(jù)其動能進行篩選與分辨。因為光電子的動能等于入射光子能量減去電子結合能,所以通過精確測定光電子動能分布,就能倒推出對應元素的電子結合能,進而識別出樣品中的元素種類。

而要實現(xiàn)定量分析,關鍵在于光電子信號強度與元素含量的關聯(lián)。對于特定元素而言,在固定實驗條件下,如穩(wěn)定的入射光強、光斑尺寸等,其光電子發(fā)射數(shù)目與該元素在樣品中的原子濃度成正比。通過校準已知濃度的標準樣品,建立光電子信號強度與元素含量的標準曲線。當對待測樣品進行檢測時,將測得的光電子信號強度代入標準曲線,即可精準算出各元素的含量。
例如在復雜合金材料分析中,金、銀、銅等金屬元素各自的光電子能譜特征明顯。即便它們相互摻雜,光電子能譜儀也能依據(jù)各自光電子峰的位置鎖定元素,再通過峰的積分面積量化對應元素占比,從而確定合金成分。在納米材料表征里,能精準剖析表面修飾元素的含量,助力研發(fā)高性能材料。
光電子能譜儀以其敏銳捕捉光電子能譜的能力,借由嚴謹定量模型,打破元素定量分析壁壘,為前沿科研、工業(yè)質檢等諸多場景提供關鍵支撐,持續(xù)推動元素分析邁向新高度。